臘月廿七-正月初七
Apr 9, 2019
有人說:“故鄉作為生命開始的地方,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?!?/span>
新年的腳步已悄悄的走近
一切都煥然一新
美好的開始往往伴隨著
殷切的期盼與誠摯的祝福
E.MC心懷誠摯的祝福,帶著滿滿的心意
先給各位拜個早年啦!
為使大家共同度過一個歡樂、祥和、平安的新春佳節
以下信息請知悉
春節放假安排
2月1日-2月11日
臘月廿七-正月初七
正月初八正式開工!
一起開啟瘋狂春節模式
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,敬請諒解
春節,是一年之歲首,農歷新年,傳統上的“年節”。傳統名稱分別有新春、新歲、新禧、大年等,口頭上又稱度歲、過年。
春節歷史悠久,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來,其起源蘊含著豐厚深邃的人文與自然文化內涵。
年節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反映了古代人民豐富的社會文化生活。
過春節前,背井離鄉的人們都盡可能地回到家里和親人團聚,共享天倫之樂。
春節期間,親朋好友之間都會相互走訪拜年,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。
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,春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,但春節的活動卻并不止于正月初一這一天。從臘月二十三(或二十四日)小年節起,人們便開始“忙年”:掃房屋、購置年節年貨、貼春聯、洗頭沐浴等等,所有這些活動,有一個共同的主題,即“辭舊迎新”。
年夜飯又稱團年飯,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,一家老小互敬互愛、共敘天倫,圍坐餐桌旁,倍感幸福。
人們十分注重除夕的“團年飯”,除合家團圓、聚天倫之樂外,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,在外工作的人都趕回來過新年。
貼春聯也叫貼門對、春貼、對聯、對子、桃符等,它以工整、對偶、簡潔、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,抒發美好愿望,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。
每逢春節,無論城市還是農村,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,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。據說這一習俗在明代開始盛行,到了清代,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每年除夕夜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,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,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。
壓歲錢有兩種,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,置于床腳,此記載見于《燕京歲時記》;另一種是最常見的,即由家長將錢裝入紅包里給小孩壓歲。
壓歲錢可除夕夜當場賞給晚輩,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,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?,F在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。
中國民間有“開門爆竹”一說。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,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,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。爆竹是中國特產,亦稱“爆仗”、“炮仗”、“鞭炮”。
其起源很早,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。皆以真竹著火爆之,故唐人詩亦稱爆竿。后人卷紙為之。稱曰“爆竹”。
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辭舊迎新
辭去一年里累積的疲憊
按下重啟鍵
迎來“豬”事順遂,吉祥如意的一年!
最后 祝大家 新年快樂~